• /li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有故事的藏品 >> 正文
有故事的藏品
联系我们

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

地址:南通崇川区环西路华威园6号楼 

电话:0513-85050229,0513-85050228

有故事的藏品

有故事的藏品——戥子

作者:超级管理员 来源:本站 日期:2021-10-19 17:40:11 人气:309

     戥(děng)子,学名戥秤,是衡量轻重的器具,属于小型的杆秤,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、银、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。因其用料考究,做工精细,技艺独特,戥子成为一种品味不俗的收藏门类。


木杆秤的进化史

     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,经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。东汉初年,木杆秤应运而生,成为后人创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础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,无论从古代计量精度上看,还是从计量单位和计量管理体制上看,都是举世无双的。到了唐朝和宋朝,我国的衡器发展日臻成熟,计量单位由“两、铢、累、黍”非十进位制,改为“两、钱、分、厘、毫”十进位制。当时,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,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“钱”,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,经过潜心研制,在公元1004~1007年之间,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。经过测量,其戥杆重一钱(3.125克),长一尺二寸(400毫米),戥铊重六分(1.875克)。第一纽(初毫),起量五分(1.5625克),末量(最大称量)一钱半(4.69克);第二纽(中毫),末量一钱(3.125克);第三纽(末毫),末量五分(1.5625克)。这样的称量精度,在世界衡器发展史上是罕见的。这种戥秤设计精美,结构合理,分度值(测量精度)为一厘,相当于今天的31.25毫克。


小戥子,大作用

     在戥子发明之前,中国的木杆秤在更轻、更小的东西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,而戥子则解决了这一大难题,它能称出几克的物品。因此,在经济活动中,戥子扮演了重要角色。由于戥子称量的东西多为贵重物品,故而其拥有者若非专业人士,就是富人商家,民间有“家有万贯,外有戥子”之说。

     一般来说,戥子所用的材料珍贵,制作工艺精良。它的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,是由戥子盒、戥子杆、戥子锤、戥子盘四部分组成。戥子杆选材有象牙、黄铜、象骨及其他洁白如玉的动物骨头,还有陶瓷做的。戥子锤,又叫秤砣,为黄铜或白铜铸造,其形制繁多,有方的、圆的、椭圆的。为了扩大称量范围,有的一个戥子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戥子锤。戥子盘为一小盘子,是盛物体用,多为铜质。

      此外,戥子还配有各式木质盒子,质量好的戥子,木盒也非常讲究。盒子多用黄花梨、紫檀、黄杨木、阴沉木等名贵木料,木盒从中一分为二,开启处有一小铜质机关,用来锁住盒子,以免戥子从里面掉出来。有的木盒不用铜扣,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藤环,用以圈住上下两半木盒的木柄,这样盒子就打不开了。

     关于戥子,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。据传,上海有一位学者去欧洲某医学院进修,曾带去一杆戥子,作为小礼物赠给院长。第二天,院长突然召见,郑重表达了感谢之情,然后请这位学者演示戥子操作方法。用戥子称了重量后,再用天平复核,果然十分精确,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。不久,中国这杆古老的衡器配上了精美的底座,陈列在学院收藏室的展览橱窗中,并有文字介绍:中国使用这样的衡器来控制药物用量已有上千年。


馆藏

1.jpg

·戥秤

2.jpg

·象牙杆戥秤

3.jpg

↑清·竹盒象牙戥秤

4.jpg

↑民国·铜制戥秤


    标签:
    上一篇:没有了!